太空量子科技暨低軌衛星通訊專利布局與發展契機研討會(線上會議)
- 太空量子科技暨低軌衛星通訊專利布局與發展契機研討會(線上會議)
活動名稱 |
太空量子科技暨低軌衛星通訊專利布局與發展契機研討會(線上會議) |
活動內容 |
2021年12月2日,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,為把握發展量子科技的重要契機,科技部、經濟部及中研院自2021年起共同籌組「量子國家隊(Quantum Taiwan)」,建立量子中心,未來五年將投入八十億元,引導產、學、研界共同加入量子科技研發、建置產業合作平台,並在台南沙崙科學園區設立中研院量子科研基地,整合軟硬體及培育人才,讓台灣在面對即將來臨的量子新世代競爭時,能持續在核心技術與科技應用扮演關鍵角色。現今所稱之量子科技主要係指量子電腦與量子通訊,量子電腦被視為「下個世代的運算工具」,其強大的平行運算能力將與人工智慧、大數據共同形塑未來智能社會,而量子通訊基於其所運用之量子原理而具有絕對安全的特性,其技術之應用在通訊安全方面開創了具有重大意義的里程碑。量子科技未來在資安、金融、產業、運輸、太空及國防等各層面的應用將帶來革命性影響,因此各國政府以及Google、IBM、Microsoft、Intel等科技大廠紛紛投入龐大的資金與人才,進行量子科技與相關技術研發,以求掌握先機。 將量子科技運用於太空領域至今已有20多年歷史,量子科技可用來追蹤和監測遙遠的宇宙飛行器,並解決衛星定位系統(GPS)無法運用於太空的狀況,同時亦可提高太空通訊品質、航行精準度。在歐洲,歐洲太空總署(European Space Agency,ESA)與歐洲通信衛星公司(Eutelsat)、空中巴士(Airbus)和薩里衛星科技(Surrey Satellite Technology)合作執行量子任務,為下一代通信衛星的發展做好準備;此外,為了掌握全球太空量子科技之專利布局概況,ESA與歐洲專利局(EPO)、歐洲太空政策研究所(European Space Policy Institute,ESPI)合作於2021年11月發布的「太空量子科技專利分析報告」,主要針對量子科技運用於太空通信安全、時間及傳輸頻率,以及地球感測和觀測等重要技術應用領域進行專利檢索,並聚焦於量子密鑰傳輸(Quantum Key Distribution)、冷原子鐘(Cold Atom Clocks)、冷原子干涉儀(Cold Atom Interferometers)三大重點技術進行專利分析。 量子科技與太空科技的結合,前景不可限量,也將是驅動科學、軍事和商業活動的重要創新技術。從2014年起,衛星營運商SpaceX與OneWeb提出低軌衛星(Low-Earth Orbit;LEO)星鏈網路服務計畫,受到全球注目,並帶動全球衛星業者布建低軌衛星系統熱潮;衛星通訊技術(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)利用太空中圍繞地球運轉的人造衛星作為中繼節點轉發無線電波,進行兩個或兩個以上局端或終端間的訊號傳輸,是一種無線通訊技術手段;而低軌道衛星(Low-Earth Orbit;LEO)則因為更靠近地球表面,具有路徑損耗小、傳輸效率高、延遲性低、覆蓋廣等優勢。近年衛星製造工藝、衛星產製模式與火箭發射技術演進,加上商業火箭產業逐漸成熟,低軌衛星通訊系統組網難度大幅降低,可為地面通訊系統所用,與下世代無線通訊技術、全球行動通訊業者整合,預期將在航空、海事、企業、電信和政府網絡等各大領域,打造出新興的商業應用模式。本議題將針對低軌衛星通訊技術專利及前三大專利權人之專利申請,研析低軌衛星通訊技術發展重點。 |
主辦單位 |
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、經濟部智慧財產局、工業技術研究院、5G產業創新發展聯盟 |
舉辦地點 |
線上會議 |
舉辦日期 |
111年10月12日14:00(三)~111年10月12日17:00(三) |
資料來源:https://activity.tipo.gov.tw/tw/sp-activity-form-2507-aee0d-formal-1.html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